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之声

“三个一批”打造精品赛事 重庆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日期:2019-08-08

    重庆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千人广播体操展演

    2019年重庆业余足球超级联赛

  8月8日是第十一个全国“全民健身日”,也是《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全民健身日。

  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近日表示,倡议市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当中来,使全民健身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

  《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知晓率大幅提升

  今年1月1日,《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正式实施。张欣介绍,该条例是我市体育领域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这是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针对我市全民健身实际情况作出的系统规范。条例明确规定市、区县政府及其他组织举办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规范了各级政府为全民健身提供经费支持,对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开放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为全民健身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治保障。

  为了宣传贯彻好《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市体育局采取了多项措施。设计制作了《条例》文本、宣传口号、宣传手册、宣传环保袋、官方宣传片等。组织各区县积极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组织知识讲座以及运用网络、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子广告屏幕等形式大力进行宣传。在媒体开展在线访谈和专题讲座宣传,举行在线知识问答题。邀请专家对干部群众进行专题辅导,让《条例》立法的背景、意义、亮点特色及主要条文得到深入理解,并指导基层贯彻落实。据统计,目前对条例的宣传覆盖了1万多个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发动了150余万名市民参与,群众对《条例》的知晓度大幅提升。

  100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4月为全民健身月,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市在此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张欣介绍,今年全民健身月期间,全市各区县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55场次,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其中,4月13日开幕的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将会持续到11月闭幕,历时近7个月,设置了广播体操、五人制足球、柔力球、登山、羽毛球、跳踢等26个深受群众喜爱的比赛项目,预计参与人数将达数万人次,将成为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运动嘉年华”。

  马拉松等跑步项目也深受市民喜爱,全民健身月期间、江津东方爱情马拉松、璧山国际半程马拉松、江北铁山坪森林国际半程马拉松等各具特色。重庆国际马拉松作为双金标、大满贯赛事,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报名总人数超10万人,全、半程完赛率分别达97%和98%,创历史新高。

  此外,全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利用山川、河流、湖泊、草场、峡谷、森林等资源,还开展了龙舟、山地越野、篮球、足球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运动、健康的生活理念,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城市形象。

  推动全民健身提档升级

  目前,我市的全民健身赛事较多,但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品牌赛事数量有限,距离市民观赏高水平赛事、参与专业化赛事活动的需求仍然有差距。张欣介绍,市体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坚持“申办一批、升级一批、自创一批”的原则,向国家体育总局争取好的品牌赛事活动选择重庆、落户重庆。打造好已有的品牌赛事活动,同时要科学规划一批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户外群众体育运动项目,推动全民健身不断提档升级。

  首先,申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赛事,比如攀岩世界锦标赛(九龙坡)、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巴南)、中欧篮球冠军赛(渝北)、中华龙舟大赛(合川)等,市体育局还在积极报请总局支持,申办中俄青少年运动会、中韩青少年运动会。其次,升级一批赛事,比如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明年将迎来10周年,市体育局将科学谋划,提升办赛水平、参赛体验,全市各区县的系列马拉松赛也将规范升级。还将推动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武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不断提档升级,持续提升影响力。自创一批赛事活动,比如重庆市冰雪运动季系列赛、“三大球”“三小球”区域性对抗赛、环三峡库区国际自行车公路赛等。

  张欣表示,通过这些赛事引领、充分利用各区县的自然资源,依托山系、水系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差异发展,争取形成“区区有品牌,县县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格局。

  全民健身 全民参与

  要真正形成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学健身的氛围,光靠全民健身月或者全民健身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民参与。

  张欣表示,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使人的力量、灵敏性、柔韧性等多项机能得到增强和改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运动还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运动中会分泌多巴胺等物质,让人兴奋,可以促进不良情绪发泄,增进人与人交流,使人的精神面貌也得到改善,促进身心健康。

  如果大家想要健身,场地会越来越方便。据介绍,市体育局以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增加体育场地增量、盘活体育场地存量。大力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新建和更新一批城市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乡镇健身广场、社区路径工程、多功能运动场。新建一批社区健身点,村级居民聚居区域健身点,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促进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在星期天、节假日、早晨和夜晚闲置时段向社会公众开放。

  市体育局将继续推进群众身边的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举办和普及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项目,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倡导大家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学健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