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重庆体育产业这样干系列报道③|田玲:整合资源蓄能量 优化布局提能力 绘就重庆特色体育产业新版图
田玲: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注册城乡规划师。
解读观点: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重庆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呈现“三大特色”
“十四五”时期是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此时,《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为我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纲,不仅落实了国家战略,也结合了我市特点,可以说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就空间布局而言,《规划》特色鲜明且针对性强,突出体现了“三大特色”:
特色一:全局观念落实顶层战略意图
依据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全市一盘棋思想,《规划》提出了“一核两带多商圈,三江四屏多片区”的体育产业空间格局,这与全市“一区两群”的空间格局是相呼应的,各板块发展重点也与做大做强“一区”、做特做优“两群”的思想相一致。
就全域总架构来说,《规划》对体育产业的总体布局有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是两种不同的驱动力和发展模式,他们交织耦合,最终形成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一是围绕城市群大城市、以核心人群需求拉动为主的综合性发展路线,形成“一核两带多商圈”的空间布局。“一核”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引领主城都市区体育产业整体发展;“两带”即以万开云为支点的渝东北城镇群发展滨水运动特色产业带和以黔江武隆为支点的渝东南城镇群发展喀斯特山地运动特色产业带;“多商圈”即以体育场馆群集聚发展日间和夜间体育消费商圈。
二是围绕大山水大自然、以地理环境资源驱动的特色性发展路线,形成“三江四屏多片区”的空间布局。“三江”即沿长江、嘉陵江和乌江串联的沿江城镇及沿线乡村发展高品质体育服务业、高端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业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四屏”即依托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组成的生态屏障,发展山地生态体育产业。“多片区”即重点打造全域体育旅游(万盛)、武陵山区户外运动(武隆)、都市体育旅游、长江三峡体育旅游、现代时尚体育旅游(龙兴)等多个体育旅游示范片区。
如果说前者是体育产业与都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后者则是体育产业对自然山水的充分利用。两者交织共同构建了一幅山、水、人、城和谐发展的美丽图景,这既是对“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的响应,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特色二:开放思想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规划》秉承开放思想推动区域联动发展,采取了两大措施:
一是提出构建成渝体育产业发展主轴,以此串联形成一体化发展。通过成立成渝体育产业联盟,共建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川渝地区组织间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等具体举措,打造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成渝两点通过“一轴整合成长为全国的增长极”,这是愿景,也是路径,并使得我市的体育产业始终以国家为基底,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框架,是一种大战略、大格局。
二是东南西北形成“多堡联动毗邻地区”发展态势,拓展大空间。作出了加强桥头堡区县(自治县)与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推动渝东南与鄂西、湘西、黔北共建大武陵山地户外运动集聚区、推动西部和南部地区与川东和贵州共同打造西南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带等一系列规划。可见,围绕次区域产业格局构建,《规划》一方面通过聚集整合,优化地区小循环,另一方面借助跨界合作,强化区域大循环,这既是对“经济双循环”的支持,这也是对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响应。
特色三:目标导向统领项目落地实施
《规划》以系统思维促进要素多元整合,以融合理念促进产城协同发展,以竞合手法统筹各区齐头并进,进而形成了“目标体系-空间框架-操作抓手”的实施传导路径,具体来说:借助“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系统整合山、水、城、人等要素,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借助城市空间体系和资源条件,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完善体育设施,丰富公共活动,提升城市品质,构建产城融合的空间布局;借助各区县(自治县)自身优势和基础,打造和争创国家级(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级(市级)体育产业基地等发展载体。从而形成一种整体递进关系,即:以构建重庆特色的高质量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为目标,以重组产城融合的空间网络为框架,以创建“一区两城三地多载体”为抓手。最终,通过系统谋划、统筹全域,提出打造6大平台,培育10个一批,建好100个项目,为建设体育强市和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总体来说,《规划》用全局观念落实顶层战略意图、用开放思想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用目标导向统领项目落地实施,空间布局特色鲜明而有针对性,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明确了框架、蓄积了能量、提升了能力,为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强大的竞争力。
相信,在《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共同努力,重庆体育产业未来一定会有大发展、大作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体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1665100 邮政编码:400015 通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体育村33号
ICP备案:渝ICP备2020011968号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196号 网站标识码:50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