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水花的世界 感受浪尖飞跃 陆地冲浪“冲”进重庆,年轻人一块板子开辟新“海洋”
陆地冲浪爱好者
城市每个角落都能成为舞台,他们享受自由。
晚上9点30分,重庆大剧院靠江边的广场上,踩在板上的年轻人在游客之间穿梭。这个夏天,钢筋水泥间的步道和公园里突然多了许多在街头冲浪的身影。
不需要太过专业的服装,只要穿上滑板鞋,即便穿着裙子也可以上板,在人潮中穿梭,在板上表达个性。
彭地维是一名较早接触陆地冲浪的发烧友,遇到有新人加入或来体验,都会热情细致地进行教学。人越来越多,连远处“冰粉凉虾”的喊声都更高了。有人来玩板,小贩的冰水都要多卖几瓶……
“明天晚上又来!”快到11点时,最后一拨陆地冲浪爱好者散去。第二天,穿上各色的工作服的他们,将继续在写字楼和格子间里奔波,在城市的另一个空间中“冲浪”。
2022年的夏天,除了飞盘和腰旗橄榄球,陆地冲浪也是最潮流的运动之一,重庆自然也有一群爱好者。
作为滑板运动的一项分支,陆地冲浪(简称陆冲)这项源于美国加州的小众运动,在山城重庆迅速升温。站在板上像冲浪一样摆动身体就能前进,自由、潮流并有着社交属性的陆冲,受到重庆年轻人的青睐。
“每天一下班就觉得脚很痒”
陆地冲浪是滑板的一种——在陆地上模仿海上冲浪的滑板。冲浪爱好者为了在陆地上练习冲浪动作,对滑板支架进行改良,使滑板更加灵活,从而有了陆地冲浪这项运动。2022年,陆地冲浪同飞盘和腰旗橄榄球一起成为中国最火爆的运动。
在7月中旬发布的《2022年轻人新潮运动报告》中,滑板在“年轻人最喜欢的新潮运动”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飞盘。而在滑板这个大项中,陆冲排名第二,仅次于传统滑板双翘板。
每天,这个陆地冲浪微信群里都很热闹,大家的话题基本只有一个——陆冲。这是一个成立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的社群,但成员的增长速度很快。
7月份,社群组织了第一次线下活动,如今群成员数量已经超过300人。成员们“组局”采取就近原则,在渝中区活动就选择在时代天街,南岸区就选择在东原1891,江北会选择在大剧院,渝北则选择新光天地、金州公园、山地公园等地——几乎城市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大家的舞台。
“哪里有场地我们就去哪里玩。”社群的发起人之一袁瑶说,“每天一下班大家就觉得脚很痒,就会约上小伙伴一起来玩,觉得很开心。”性格开朗的她形容队伍在线下活动时总会“捡到”新人,“我们一起玩的时候有人路过看到觉得很有趣,我们就会问‘要不要一起玩’,之后队伍就继续壮大了。”
“上手快易操作,十几分钟就可以滑”
与传统滑板双翘板相比,陆冲更容易操控,上板之后不生涩,能够很快玩起来。“这个运动没什么门槛,一蹬就可以走,即便是第一次学,十几分钟就可以滑着走了,让人很有成就感。”袁瑶分享着自己的体验。
对于有运动基础的参与者,陆冲也有吸引力。
“章鱼哥”是一位有马甲线的女生,曾经练习短跑,从今年5月开始玩陆冲。“我本身就喜欢运动,我觉得这个运动能锻炼到全身,我以前练过短跑,膝盖有一些损伤,玩陆冲到现在没发现对身体有什么损伤,我觉得整个过程都很有意思,一直在进步,不枯燥。”
几乎所有刚接触陆冲的人都会担心摔倒,对于初学者,有不少注意事项。
“新手第一要点是保护自己,护具对于新手相当重要。”周小一是重庆较早接触陆冲的发烧友,其表示,正确穿戴护具,正确的上板动作,正确的站姿,正确的下板动作,都是安全的保障。“在这个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技巧,循序渐进练习滑行,转向和技巧。”
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初学者要先学会摔跤——正确的摔跤姿势可在大多数情况下保证腕部、肘部、头部免于受伤。摔倒的瞬间要尽量让头往胸口缩,身体向侧方倒下,接触地面后,再翻滚一下,减小冲击力。需要注意的是,摔跤时不要用手撑地,以防手腕和手肘受伤。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
小众运动“蹿红”,凭什么
陆地冲浪、桨板、腰旗橄榄球、飞盘……近来,不少人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多了一些新奇有趣有时都叫不上名字的小众体育运动,而且关注度还挺高。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认为,在现阶段城市空间受到各种限制,上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频次显著降低,在室内场馆锻炼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三个因素叠加确实对民众的健身休闲需求有所抑制,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些可在户外进行、组织召集较为容易、进入门槛不算太高、单次活动参与人数不会太多的运动项目,飞盘、腰旗橄榄球、陆冲、桨板、骑行等由此进入大众视野。
在小众运动兴起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到社交媒体的身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珺认为,正是得益于头部社交媒体的力推,小众体育运动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海量关注,并带动一部分群体加入尝试,继而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分享。如此循环,头部社交平台增加了注册用户、巩固了市场地位,大众找到了新的健身项目和情绪表达出口,小众运动原有社群的运营能力大幅提升,相关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终形成了飞盘潮、骑行热等现象级事件。
白宇飞指出,小众体育运动消费旺盛的前提是该项目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需要政府、协会、学校、媒体、社群、俱乐部、厂商等联手共推,从政策引导、赛事筹办、活动组织、教育培训、氛围营造、场地管理、产品供给等方面不断发力,深挖市场潜力、精准供需匹配、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让小众体育运动为全民健身不断注入新动能。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体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1665100 邮政编码:400015 通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体育村33号
ICP备案:渝ICP备2020011968号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196号 网站标识码:50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