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之声

重庆体育文物动起来丨这枚亚运金牌的故事 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日期: 2022-08-08
字体:

什么是辛苦?什么是思念?什么是压力?今天,当很多人讨论“躺平”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建议,一定要把这枚亚运金牌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也讲给自己听一听。

什么是辛苦?

2022年8月5日,离退役已经差不多20年,我们问:还愿意回去当体操运动员吗?黄晶瞬间眼角有些发红,语气稍显激动,思考一会回答:愿意。

黄晶现在重庆一家国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乍一看,她和每一位都市白领差不多,鲜为人知的是,她是2002年亚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获得者,同年还获得全国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意大利国际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冠军。这些金牌以及当年的训练参赛装备,明年都有望在重庆体育博物馆展出。

体操的黄金竞技年龄是14岁至18岁,1990年,黄晶刚刚4岁,就开始在渝中区两路口接受体操训练,1993年进入四川省体操队,8岁的孩子,对进入专业体操队印象最深刻的是:很辛苦,特别苦。

每天凌晨5点半就起床,全天训练超过11个小时,每间隔一天上4个小时文化课。练高低杠的时候,手掌要应对杠杆巨大的冲击力,有时候一个动作,手掌一整块肉被撕下来,钻心疼痛,能歇一会吗?不能,用一大瓶碘酒倒在手掌上,揉一揉,继续练,新鲜的伤口在杠杆上磨得到处都是血,混合着泪水,一直持续到训练结束。

过上一段时间,手掌上厚厚一层老茧,每次训练之前,要用小刀把茧子削薄,削平,茧子太厚或者不平整,都会影响训练,有时甚至会把一整块肉磨下来。直到今天,退役差不多20年,黄晶的手掌依然比普通人粗糙。她说:回不去了,这是体操带来永远的印记。

什么是思念

黄晶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独生子女,8岁时进入四川省队就肩负着一名专业运动员的责任和使命,和父母很少见面。

父母不能经常来探望,更不能“陪练”“陪读”,因为父母来了之后会不忍心,会放不下,会舍不得。黄晶说,偶尔给父母打个电话,开始经常哭,10岁之后就不怎么哭了,已经学会了自己化解压力,排解思念,给父母分享一些训练和比赛的事情。

但是,偶尔父母来队上探望,孩子们的天性依然会释放出来,不管谁的父母来了,全队孩子都跟着高兴,父母离开的时候,全队孩子一起哭。这个年龄,是看动画片听讲故事被父母宠爱的时光,也是和小伙伴跳绳叠纸飞机的时光,她们选择了体操,就只能刻苦训练。

为什么要练体操

每次训练很辛苦,或者特别思念父母的时候,黄晶就会想,我为什么要练体操。直到2002年亚运会夺冠,黄晶得出了答案。

为了什么呢?为了拼搏的荣光,哪怕我最终没有得到金牌,成为普通人,我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后悔,我奋斗过。黄晶说,年少时的努力拼搏,必定会成为一笔财富。

黄晶愿意把自己当年的训练参赛装备、金牌等捐给重庆体育博物馆,更愿意把当年训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因为金牌只是最终呈现,体现的拼搏精神更值得传承和发扬。她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赛场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既和国家富强分不开,也和每个运动员的努力奋斗分不开,一切竞争,最终都是人的竞争,体育,更是智慧和体能的综合竞争,她为参与过艰苦的体育竞争而自豪。

重庆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体育局主办

ICP备案: 渝ICP备202001196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9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19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