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体育文物动起来丨快来看看施廷懋、谭中怡、廖克力给重庆体育博物馆送了什么
重庆体育博物馆的重量级展品在不断增加!
7月21日,重庆体育博物馆文物展品征集渝中区专场捐赠活动举行,施廷懋、谭中怡、廖克力、王涛4名世界冠军,以及渝中区体育局退休干部陈礼立,向重庆体育博物馆捐出一批体育文物。
5枚奥运金牌首次集体亮相
4名世界冠军当中,施廷懋获得了4枚奥运金牌、廖克力获得1枚残奥金牌。5枚金牌亮相捐赠现场,此后将以仿制品形式在体育博物馆展出。
施廷懋目前正在紧张备战,她的队友董贞扬来到捐赠现场。2011年,施廷懋以重庆跳水队队员的身份获得上海游泳世锦赛跳水女子一米板冠军,第二年正式入选国家队。自2011年至今,她征战12年,获得4枚奥运金牌,7个世锦赛冠军,6个世界杯冠军,连续六次获得国际泳联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4枚奥运金牌分别来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单人3米板、双人3米板,2020年东京奥运会单人3米板、双人3米板,创造了重庆运动员的历史。
除了金牌,施廷懋还捐赠了一大批训练参赛装备,同时关注家乡的跳水运动事业发展,希望重庆涌现更多的跳水苗子。
廖克力在东京残奥会获得了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实现了残奥会上重庆籍选手金牌“零的突破”,其捐赠物品还包括训练参赛装备、定制球拍等。
不同于普通球拍,廖克力的球拍有自制松紧带,以固定手腕和球拍稳定性。一件件训练参赛服装,一幅幅定制乒乓球拍,记录了20载训练参赛历程。
廖克力表示,自己是在受伤之后才从事体育运动的,其中艰辛自不必多说,能让他在日复一日枯燥而辛苦的训练中坚持下来的,是来自家庭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支持。“因为有了大家给我的帮助和鼓励,才有了我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毅力”。
因为自身的经历,他希望社会更加关注残疾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谭中怡的棋盘和王涛的训练服,都有故事
谭中怡是2016年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获得者,2017年加冕中国第五位国际象棋世界棋后。21日,谭中怡的父亲谭开荣来到现场,捐出了她的首个棋盘。
谭开荣介绍,谭中怡刚学习国际象棋时,家人在文具店买了一副木头雕刻的国际象棋,但后来谭开荣发现棋盘上出现了印制错误——字母和数字排列方向印反了!为帮助谭中怡训练,家里用胶布将错误的字母和数字蒙住,并用笔写下正确的。这幅特殊而珍贵的棋盘,陪伴谭中怡走过了很多年,现在木质已经磨得发亮。7月21日,这幅棋盘捐赠给了体育博物馆。
著名射击运动员王涛大器晚成,2005年,22岁的他进入重庆射击队,才正式开始接受专业射击训练,27岁才入选国家队,2012年,王涛参加伦敦奥运会,获得第四名。这一年他还获得了射击世界杯慕尼黑站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此前,他和队友一起夺得2010年世界射击锦标赛团体冠军。王涛向体育博物馆捐赠了这些奖牌,加起来一共有10多枚。
王涛还向体育博物馆捐出一套陪伴自己5年的训练服,这套衣服从来没有洗过,因为洗过之后,就不能保持最初的硬度,会降低支撑能力和稳定性。所有的荣誉都是汗水的凝结,这套训练服就是最好的见证。
用心发现,体育文物就在身边
渝中区体育局退休干部陈礼立向体育博物馆捐出39张老照片,其中有一张呈现出当年大田湾体育场、体育馆、跳伞塔的布局,还原了当时这些重要建筑的准确方位。
陈礼立捐赠的照片还有1971年市体委万人渡江活动组图,上世纪70年代市中区部分体育活动组图、市中区首届区属职工运动会、各种主题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广播体操、儿童游泳训练等等。
陈礼立介绍, 1995年市中区体育馆拆除,他在清理对外出租库房的角落垃圾堆里,发现许多废弃报刊杂志和随地散落照片。经现场询问,发现照片是体育馆对外宣传橱窗栏定期更换的资料,张贴图片和资料多数是新华社和其它官方图片。陈礼立出于对资料的敏感或责任,将散落在“垃圾堆”中的旧照片捡起来保存至今。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体育活动特征,对研究重庆市的体育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礼立表示:“只要用心发现,体育文物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