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之声

奥体“智”造全民健身运动达人 63岁伯伯跑出36岁的精气神

日期: 2018-11-08
字体:


“田伯伯,跑完步了啊!”11月5日早上9点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穿梭在奥体中心,不时有人和他打声招呼,或者再聊上两句。当天重庆降温只有13℃,不少市民穿上了毛衣,而田伯伯还穿着一件白衬衫,走在人群中特别打眼。

大家口中的田伯伯名叫田洪泉,今年63岁,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一定会到奥体中心健身,用10公里跑开启他元气满满的一天,这一跑就是8年。

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田洪泉见证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公共体育场馆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及身边人日益高涨的健身热情。

健身设施

“翻新的塑胶跑道跑起带劲惨了”

“今天阴小雨,我在奥体,冒着小雨,跑完十公里。流汗少许!爽快!”跑完步,田洪泉在跑友群里照例“打卡”。这个每天穿着白背心、红短裤的老年跑友,十年如一日地奔跑,不仅和奥体的工作人员成了朋友,也成了奥体中心全民健身群体中的一位达人。

说起跑步的缘由,田伯伯有些“委屈”,称自己的运动习惯是“被迫”养成的。上世纪80年代初,田伯伯家旁边住着位老人,每天清晨5点便会起床生火做饭,由于烧的是煤球,呛得患有气管炎的田伯伯非常难受。为了躲煤烟,田伯伯干脆起床去石板坡长江大桥散步,后来看见有消防战士早上在那里跑步拉练,他也跟着跑了起来。最初每天只能跑两三公里,后来逐步增加距离,慢慢田伯伯发现,自己不仅再也没有犯过气管炎,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就这样,他爱上了跑步,距离从三公里到五公里,再到现在的十公里。后来,田伯伯从解放碑十八梯搬家到鹅公岩南桥头,他就每天骑车到奥体中心跑步。

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田洪泉见证了党的十九大以来,身边全民健身的发展,“不仅奥体附近的人来锻炼,南岸、大渡口那边的人都到这里跑步。”他竖起大拇指:“不是我吹,奥体内场馆才翻新改造的塑胶跑道,跑起带劲惨了!”

据了解,十九大以来,为进一步优化群众健身环境,作为我市最大的公共体育场馆,奥体五环广场进行了翻新,游泳跳水馆、体育场灯光和塑胶跑道都进行了提档升级,2018年还全面实施完成了消防管网和设施设备维修改造。

健身群体

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健身大军

这一年来,田洪泉发现,每天清晨,到奥体中心参加锻炼的人也不再仅仅只是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全民健身的大军。“现在早上在我身边跑步的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这确实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趋势,一起健身的氛围起来了,大家互相鼓励。”田伯伯告诉记者,跑完步,再漫步到旁边的健身器材活动活动,拉伸拉伸,一天都神清气爽。

“田伯伯跑完步总爱玩会单杠,让你怀疑他不是63岁,而是36岁。”旁边一位常在奥体锻炼的年轻人打趣到。

公共服务

“保温大桶换成了直饮水机”

闲来无事,田伯伯带着记者转了一下他熟悉的奥体中心,“我们跑完步,就在这里自助饮水。”他指着便民饮水点告诉记者,以前工作人员用一个保温大桶将水烧好了端上来,今年全部换成了这种方便的直饮水机,有热水也有温水。他给记者数了数,“这样的便民饮水点,在奥体各个健身场馆总共有5个。”

有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大家偶尔也会在奥体环道跑圈。“经常都会遇到来问厕所在哪儿的。老实说,以前确实不方便,外场只有四支路那边有一个厕所,上一趟厕所差不多要跑一圈了。”田伯伯告诉记者,今年奥体在外圈加修了3个洗手间,还有免费的便民取纸点,“这些方便群众的每一个小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

不仅如此,中心内环道还设置了230余个隔离锥,修缮了120个移动树池,在大小广场新建和重建健身路径2条。

在采访时,田伯伯还提到一个他观察到的细节,现在跑友们跑步,再也看不到大家把随身包包搁在旁边地上了,“今年在群众锻炼的地方安装了便民存包柜,既安全又美观。”

免费服务

分阶段分时段免费开放体育设施

和田伯伯走了一圈,不知不觉已经早上10点半了,“这里面现在估计还热闹得很,经常不到9点就有人在门口候起老。”田伯伯说的是奥体中心今年新建的羽毛球馆,那里也是今年7月新建成投入使用的一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记者进入馆内看到,虽然已经快到中午,除了2块VIP场地,里面14块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标准场无一空位。

一局打下来,56岁的裴进已经大汗淋漓,他家就住在附近,每周要到奥体打四五次羽毛球,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多年。

“这个场馆建成之前,我们早上都是去附近私人场馆打球,每人每天5元。就算一个人一周打5次,每月也要花费100元。这个场馆建好之后,大家都过来打球了。”他一一指出这里的“吸引力”:早上不仅免费向公众开放,而且在条件设施以及服务上,比收费的还好——配套有淋浴间、存包柜、休息区,还有饮水机、取纸机,“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我们一般打球打到中午,洗个澡再回家吃饭。”

不仅是住在附近的裴进,很多家住南岸、渝中的人,也经常开车跑来打球。很多来羽毛球馆的健身爱好者,已经和这里的工作人员潘兴旺很熟悉了,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会第一时间告诉他。潘兴旺说,刚开馆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时间段其实是中午,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发现,来打球的人并不多,最初大家都很纳闷。

此事也得到奥体中心产业市场部部长张径的证实,“场馆开放前,我们做了一些考察,比如在商圈附近,很多白领都是中午抽空锻炼。”因此,这个羽毛场馆免费开放的时间段最先放到了中午,“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时间段确实不符合来奥体锻炼群众的实际情况。”张径说,征集群众意见后他们发现,来这里打球的人大多数时间比较自由,还有很大一部分退休群众,这些球友早上来奥体锻炼,中午回家吃饭午休。经过调整,场馆将免费开放时间段提前到早上9点到11点,“来打球的人一下就多起来了,现在每天羽毛球馆都非常热闹。”

“本来是早上9点开门,有时候8点半大家就来排队。”潘兴旺称,现在这个场馆不仅仅是健身平台,还是健身群众的社交平台,成了一个圈子,大家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奥体中心开始分阶段、分时段免费向群众开放体育设施,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年龄层群众的健身需要。

智能场馆

可自助预订场地、活动报名等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健身场馆也越来越智能化。记者在现场体验了这套已经运营一年的“智能场馆”系统:通过“重庆奥体中心”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智能终端,就可以进行自助预订场地、活动报名、一卡通充值、领取全民健身优惠、场馆导航以及订单管理等。

“依托市奥体中心数字化运营平台,对内也方便我们进行管理。”奥体中心副主任陈新建给记者展示,只要点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各个场馆的实时入馆人次和累积入馆人次,以及实时监控画面等,“这样一套智能系统,让管理更加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截至目前,通过智能化终端数据统计,从去年8月到今年10月,市民到奥体中心健身到市民到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健身总人数达15万人次,体育场健身总人数超过107万人次。

此外,十九大以后,奥体中心打造了一系列IP公益品牌——包括知名的“奥体夜跑”“奥体游泳节”在内的免费健身季;利用互联网+,邀请专家、教练、体育名人、健身达人共同参与的“重庆奥体健康大课堂”,已经惠及6万群众;以党员、职工、健身教练、健身达人、经营商家为成员的“奥体‘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每天都在为健身群众免费服务……  

重庆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体育局主办

ICP备案: 渝ICP备202001196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9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19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