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定位多元人群需求,构建“家门口+定制化”体育服务场景。在全区主要镇街10个人口密集社区设立“体育夜校”站点,2024年累计举办武术、柔力球、健身气功等培训100余次,培训323人、服务3200余人次,将体育课程送到群众家门口;针对青年职工,2017年起在万寿社区开设“青年夜校”,整合羽毛球、瑜伽、健身操等40余项体育及综合课程。二是完善服务机制强化保障,提升基层体育服务效能。北碚区组建专业团队,为“青年夜校”配备8名专职管理人员,聘请包含36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内的专业师资,确保培训质量;同时丰富活动供给,累计开设课程449节、举办“五四”趣味运动会、残疾人健身周等赛事活动120余场,服务居民1.68万人次。三是深化品牌建设与经验推广,打造可复制健身指导示范样板。北碚区将继续以“需求导向、兴趣纽带、成长目标”为指引,持续引进优质教练和志愿者,升级智慧体育设施,探索体育与文旅、教育等领域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构建“有温度、有内容、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生态圈,为全市社区健身指导服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体育强区建设。(供稿:朱美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