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9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王玉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新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193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紧扣“定政策、搭平台、创环境、促融合”12字工作总基调,狠抓落实,通过确定一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推动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竭力服务市场主体,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供给需求,大力拉动体育消费,促进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稳就业、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做出积极贡献。
一、着力发挥体育产业“融合效应”。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商圈,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综合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和各地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
第一,体旅融合。立足重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市体育局与市文旅委先后联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连续7年共同举办体育旅游产业大会。目前,已成功打造重庆马拉松赛、中国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万盛“黑山谷杯”羽毛球挑战赛、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等体育旅游品牌产品;万盛黑山谷旅游度假区、丰都南天湖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巴南人文山水体育旅游线路入选2023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长寿湖旅游度假区等7个项目入选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神女天路·巫山云雨”精品自驾线路入选2023中国户外运动十大精品汽车自驾运动游线路。下一步,市体育局与市文旅委将继续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体育旅游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旅游赛事节庆供给、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体育旅游优质发展环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加强协作,办好体育旅游产业大会、做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评选和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区县依托地域特色与优势项目,不断拓宽体育消费新场景,将体育与文化展示、观光旅游、赛事活动、商业展会有机整合,围绕四季(春、夏、秋、冬)打造体旅融合特色赛事体系,同时在线路设计、渠道营销、活动宣传等方面发挥优势,将体育旅游培育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体育旅游发展环境。
第二,体教融合。一方面,完善政策。2021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举措》。2021年9月,我局与市教委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渝体〔2021〕254号)。2024年2月,我局与市教委研究制定《重庆市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三个文件都对高水平运动员选拔、培养和输送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建立了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训练、升学等保障机制和选拔、培养、输送评估机制,健全了“一条龙”竞赛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市高水平运动员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一是打通体育特长生升学通道。每年组织普通高中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招生工作,试点校由原来的24所增加至54所,600余名运动员通过降低文化成绩顺利进入高中学习,每年近2000余名高水平运动员通过相关政策顺利升入高校学习。二是打通高水平运动赛事通道。我局与市教委每年签发赛事计划联合办赛90余项,打通了教育和体育系统高水平赛事互认通道,实现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中小学体育竞赛相衔接。三是打通竞赛资源共享通道。辖区体育局与教委统筹整合区域资源,开展体教融合深度合作,实现了“师资共享、场地共用、基地共建”。例如大渡口区统一实行“学校+基地”走训方式,实现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有机结合。
第三,体育与科技融合。近年来,体育科技累计支出经费超过45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推动新型体育产业领域科技创新。一是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开展智能康复辅具、智能体育训练动作矫正、运动与肥胖、骨修复、运动康复、运动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研发,面向西部地区的智能化康复辅具系统研发和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研发智能康复辅具3个,在西部地区4个省市(重庆、四川、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32个区县建立了40个康复辅具应用示范点,并开展应用示范,累计覆盖近2万老年人/残疾人;开展康复辅具适配工作近1万人次,配置辅具3000余件。二是积极培养创新团队。在运动损伤修复与重建领域支持创新群体1个,同时,围绕运动康复,骨科修复、肥胖防治等支持博士直通车项目6个。三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重庆市运动医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组织召开重庆运动医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新闻网、新华网、重庆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上报道。四是体医养融合。突出医疗、养老、康体等功能,加强医疗机构、社区康复健身设施建设。研发、制造和销售有利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身心康复等的产品或服务,市场应用广泛。下一步,我局将与市科技局进一步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支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创建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二是组织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组织实施人口健康重点专项和生物医药重大专项,组织优势单位围绕骨修复生物材料、运动康复辅具、运动系统重大疾病防治、运动损伤诊疗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健康产业发展。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等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建设跨学科融合、跨团队协作的成果转化平台等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医研产融合的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推动运动医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局将与市卫健持续提升全市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水平,推动社区医养中心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成立全市医养结合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切实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助推医体养融合发展。
二、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我局与四川省体育局联合指导成都体育学院、西南大学主办了“融聚体育力量赋能双城经济主题峰会暨川渝高校体育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发起成立了川渝高校体育产业联盟,成都体育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大学体育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体育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等17所川渝高校体育院系成为联盟首届成员单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对体育管理、赛事运营、营销策划、体育产业经纪等人才的培育。二是我局持续举办“重庆市体育产业政策大讲堂”,通过线上培训方式为重庆市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行业协会及相关体育企业提供进一步把握体育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的渠道,并为重庆市体育产业人才专业素养培养和能力建设提供有效供给服务,引导重庆市体育产业人才学中干,干中学,释放体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势利导助推重庆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2024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体育产业及相关专业专家,通过设立体育产业“专家库”,进一步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体育产业专家在决策咨询、数据分析、人才培训和评审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局与市人社局将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紧扣产业引才,为新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支持新型体育行业主管部门申报举办高级研修项目,支持新型体育产业 领域符合条件的专家人才通过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支持利用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支持计划,面向全球开展新型体育产业相关引才活动。二是充分发挥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猎头基地作用,注重市场化引才,协助引进新型体育产业领域单位紧缺优秀人才。三是推行数字化人才服务,为符合重庆人才卡发放条件的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看病就医、 出入境、职称评审等优质服务。加快建设“渝才荟”人才工作数 字化平台,推广人才服务码,持续打造人才认定、人才职称评审 等智慧场景,推动人才服务“一屏尽览、一键智达、一网办理”。 深化人才图谱建设,搭建“人才-企业”精准供需对接平台,构建全时在线、泛在可及、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
三、着力加强规划引领。我市现已出台《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推进体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3—2025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了《强化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 2023—2024 年度合作项目事项清单》,明确了责任单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行动更加深入。
四、着力强化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实施意见》《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推进体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重庆市促进体育消费十条》《重庆市促进体育消费行动计划(2023-2027)》《重庆市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庆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区工作实施方案》《重庆市体育旅游试点城区工作实施方案》《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加强体育彩票领域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DB50/T 729—2016《五人制足球场等级划分与评定》和DB50/T 730—2016《大型体育场馆服务规范》,为推动我市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并完善了体育产业相关行业标准和监督管理规范,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根据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我局将结合职能职责,继续做好体育领域地方标准制定,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体育产业政策体系。
同时,我局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做大体育消费,聚焦“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化“市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区”和“市级体育旅游试点城区”建设。进一步扩大体育产业“三会一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档升级“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都市(乡村)体育嘉年华,发布一批体育消费场景和典型案例,持续培育打造“4 个一批”体育产业精品示范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项目。探索建立体育消费数据统计模型。鼓励各区县因地制宜举办体育大卖场、体育消费季、线上体育消费节等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承接各类商演商展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协会作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人社、商务、健康、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助力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重庆市体育局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