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你好  请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其他法定信息 > 建议提案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71K/2023-0017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体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04-17 [ 发布日期 ] 2023-09-05

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7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杨蕴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重庆市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的建议》(第1170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教委和市规资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的过程情况

我局在收到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关于促进重庆市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的建议》交办通知后,局主要领导和分管局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明确了办理时限、办理要求和办理思路:一是要做好与您的沟通对接,进一步了解掌握您提出建议的背景;二是做好与协办部门的对接联系,争取相关市级部门对该建议的支持和帮助;三是要认真研究落实我局内部相关处室对您所提建议的具体举措;四是形成答复函初稿后要充分征求代表意见。按照该思路,我局经办处室相关负责人及时与您取得联系,并进行了沟通对接,先后协调相关市级协办部门和要求相关业务处室,在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协办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答复函征求意见稿,先后两次征求代表意见并组织召开市级部门办理人大建议座谈会。

二、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体育场地设施总体情况。

正如您所讲,体育不仅会对个人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还对提高生产力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而体育场馆及健身场地设施又是开展竞技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也一贯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根据全市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到2022年底,我市共有体育场地14.53万个,总面积7291.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7平方米。

从体育场类型来看,全市体育场地种类丰富,已建成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94种“热门”体育场地类型,如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但也还缺少24种健身群众偏少、参与度偏低的“冷门”体育场地类型,如田径馆、手球场、自行车馆等。经初步分析,我们认为一座城市中开展某项体育运动人数的多少是影响这座城市中该种类健身场地多寡或有无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参与人群的多少造成了体育场地种类“冷热”不均衡。受欢迎程度高的“大众”体育项目相应的健身场地设施就较多,参与群众覆盖面窄的“小众”体育项目相应的健身场地设施就比较少。例如:从单一种类体育场地数量来看,深受广大市民喜欢乒乓球,其球场数量最多,达到了50512块,排名2-4位的体育场地也分别是广大市民喜欢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从单一种类体育场地的面积总量来看,步行道作为最广泛的健身锻炼方式,深受广大市民喜欢,其体育场地面积最大,达到了1311.25万平方米,排名2-4位的体育场地分别是受广大市民喜欢的小运动场、篮球场和登山步道。

从体育场地建设管理主体来看,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建设和管理的体育场地占绝大多数,占比达到79.8%,而社会企业建设管理的体育场地占比仅为18.07%。这组数据表明,体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仍然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从体育设施建设的角度,政府投资主要建设功能性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和普惠性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社会资本投入主要建设“小众”的市场需求大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育场地设施。

(二)关于强化顶层设计方面的问题。

我局一贯注重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的方式促进我市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发展。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市政府名义先后印发了《重庆市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庆市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重庆市竞技体育发展意见》,以我局和市级相关部门名义先后印发了《重庆市“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重庆市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重庆市城市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双百工程”实施方案》《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庆市城市体育公园资助办法》和《重庆市健身步道资助办法》,正在推进编制《重庆市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竞赛场馆建设规划》等规划。以上规划、计划和方案既对参与人群广、普惠程度高的政府投资修建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进行了顶层规划,也统筹考虑了社会资本修建和运营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相关问题。

(三)关于强化政策供给方面的问题。

在保障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方面。近年来,我局会同市规划等主管部门已形成了多途径多方式的保障措施。一是对于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比赛和训练场馆、体育信息科研检测设施、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等非营利性体育设施用地,支持以划拨方式供地。二是支持通过“招拍挂”公开出让、弹性年期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应营利性体育设施用地。该措施为社会资本拿地修建和运营体育场地设施扫清了只能靠划拨的政策障碍。三是支持区县政府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供地,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体育项目。四是用好盘活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等空间资源,建设各类全民运动健身设施。在这方面,以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为例,我局配合市规划资源局和市城管委从2018年到2022年,已累计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134个,每年可满足上百万市民的日常健身锻炼。

在保障体育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了部门预算保障范畴。每年通过预算安排支持社区健身点、社区健身房、健身路径、乡镇健身广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与此同时也支持建设了一批体育功能性、基础性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如龙兴专业足球场、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市游泳跳水训练馆等。全市已建成大型体育场馆83座,其中体育场(观众席位20000座以上)有25座,体育馆(观众席位3000座以上)有44座,游泳跳水馆(观众席位1500座以上)有14座。二是出台了《重庆市城市体育公园资助办法》和《重庆市健身步道资助办法》,对区县通过财政资金修建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给予市级专项资金补助,截止2022年底已累计资助建成体育公园27座、健身步道37条。三是出台了《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社会资本从事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开展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以及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均可给予市级专项资金补助。该办法按照“一年一申报”的方式,可支持民间社会资本开设和经营的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如恒温游泳池、保龄球馆、羽毛球馆等),减少社会资本的经营压力。2017—2022年,我局按照该办法累计资助社会资本企业235家,拨付扶持资金超3000万元。四是全面推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对区县财政投资建设的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和社会足球场等项目,支持通过申请中央专项资金或发行地方债券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五是每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对全市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支持区县财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健身群众到大型体育场馆开展日常健身的问题。

(四)关于校园体育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

2021年,市委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举措》(渝委办发〔2021〕29号),对场地器材建设、统筹整合社会资源等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指出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

在校园体育运动教育方面。近年来,市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实施《重庆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教育工作。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支持高校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共同布局运动项目,目前已在全市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学校8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19支,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1300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174所,“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工作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打造了一批门类较全的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特色学校。

在学校体育场地共建共享方面。近年来,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和周末向社会开放的制度,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初步统计,公办高校室外体育场地基本实现全面开放,部分室内体育场馆实现限时、限量、限项开放,部分民办高校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试点,高校体育场馆年接待入校锻炼群众200余万人次。为进一步消除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后安全问题,中小学按照限定锻炼项目、人数、时间的“三限”办法和预约登记制度,分类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年惠及入校锻炼群众近500万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虽然我局和市级相关部门在促进我市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离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市委市政府和各级人大代表对体育工作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针对您在该建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抓好如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在考虑大众、普惠性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的同时,也统筹兼顾建设小众、特色性体育场地设施;二是继续研究和落实更有力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保障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体育设施建设中来,并逐年加大对其资金扶持力度;三是在加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同时,继续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资源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建共享。


重庆市体育局

2023年4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