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建议》第(0561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体育“1+5+1”行动计划,持续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关于加强整体设计和统筹谋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颁布实施《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发改委编制《重庆市“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实施方案》,这些文件对全民健身进行了整体设计和部署安排。下一步,将结合编制《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进一步对全民健身各个领域,包括遵循的原则要求、重点任务、各级职责、有关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优化完善,统筹推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顺应全民健身发展变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根据市发改委《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了体育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同时,按照《重庆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实施细则(试行)》要求,不断完善协会专业化、协同化、社会化监督管理机制,推动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体育行业协会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二、关于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按照《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育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区县成立了体育总会,对体育协会进行了脱钩改革,加强高校培训体育社会指导员力度,每年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500人以上。为进一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引导体育协会、基层体育组织积极参与或承办全民健身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全民健身,有效带动了各类项目发展和各类群体积极、科学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按照发改委《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5-2020)》要求,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了整体规划部署,内容包含预控的国际赛事体育中心,以及市级体育中心、区级体育中心、街镇级体育中心和社区体育设施等。根据《体育基础设施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及《关于加强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按照区域平衡、城乡平衡、协调发展原则,推动建设健身便捷、功能完善、类型多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成了一批标准体育场馆、农体工程、乡镇健身广场、社区健身点、两江四岸健身长廊、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同时,市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在重庆主城区清理出城市“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92个,全市体育场地面积逐年增长。目前,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架构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94.74%;认真落实体育总局关于体育场馆低免收费通知要求,推动全市69个公益性大型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协调教委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正有序面向社会开放。
三、关于不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坚持把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作为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提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的主要载体和抓手,以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和开展“区区有品牌,县县有特色”创建活动为引领,把固“品牌”与抓“扩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群体赛事活动覆盖市民、青少年、职工、老年人、农民、残疾人、少数民族等各类人群。举办了重庆国际马拉松、武隆国际百公里山地越野赛、重庆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等国际性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培育打造了一批如黔江的山地马拉松、大渡口的定向越野、铜梁马拉松等特色赛事。同时在街镇广泛开展各类健身赛事活动,普及推广全民健身项目,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社会化、便民化。全市每年开展马拉松、山地户外、龙舟、自行车、铁人三项、轮滑、冰雪、广播体操、健身气功、太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赛事活动上1000余场次。为更好满足群众对健身多元化需求,创新开展“跑遍重庆”、“川渝线上马拉松”赛、居家挑战赛等线上赛事活动。积极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开展线上科学健身指导活动。
四、关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要求,市财政大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经费保障,仅2020年就投入1.2亿元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建成一批农体工程、社区健身点、乡镇健身广场、两江四岸健身长廊,资助建成一批城市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同时,积极鼓励区县政府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场馆建设,如巴南区政府与华熙集团合作,利用PPP模式,新建可以举办国际级篮球赛事及奥运级冰上赛事标准的综合体育馆,新兴际华集团在渝北区龙兴镇建设集极限运动、时尚购物、酒店度假、环球美食、人居生活于一体的运动休闲目的地。
虽然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但与市委、市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还有差距。下一步,将结合编制《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修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升行动计划》以及结合财政、发改、住建等部门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要素,补充完善各级政府保障机制措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编制好各项规划计划。要结合各项规划计划,加强与各部门统筹协调,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行动,着力推动体育健身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和健身文化等方面建设,努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区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加强对协会指导,推动创新发展,变政府给协会活动往市场向协会要活动转变。建立购买社体指导员(文体站辅导员)服务机制,努力培育一批融入社区、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的社会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二是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和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县政府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建立场地设施管理维护机制,强化场地设施维护和管理。三是以升级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为重点工作,开展体育“1+5+1”行动计划评估修订,制定户外运动促进行动计划,建立推动落实机制,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逐步将健身形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娱乐常态。围绕满足群众健身多元化需求,推进完善集场馆设施、健身指导服务和赛事活动于一体的全民健身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四是积极推动财政增加群体事业经费预算支出比重,为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重庆市体育局
202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