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你好  请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71K/2023-00001 [ 发文字号 ] 渝体〔2023〕139号
[ 主题分类 ] 体育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市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04-25 [ 发布日期 ] 2023-04-28

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印发《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体育局(文化旅游委),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体育发展中心,各高校体育院(系),各市级单项协会:

为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加快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现将《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2023—2027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体育局        

2023年4月25日        


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

(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全面部署,加快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和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在《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庆场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拓宽“两山”和“双碳”转化路径;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补项目、提水平、延链条”的路径不断完善户外运动体系;以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重庆“水、陆、空”的生态美和“现代、历史、民族”人文美有机融入到首选目的地建设,满足人民对户外运动的多元需求。通过优化机制、培育精品赛事、打造优质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做好服务保障等举措,彰显“品质”,引领“潮流”,加速构建重庆户外运动新发展格局,聚合多方力量持续塑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的名片。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户外运动需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户外运动融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加高品质特色化供给。

和谐共生,绿色创新。以户外运动为载体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依托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建设绿色、科技的创新型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

政府统领,多元参与。明确各级政府在首选目的地建设中的统筹和保障作用,加强规划、政策和标准引导。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户外运动,丰富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

融合赋能,协调共促。加强与文旅、康养、科技等业态的共建共享。强化多部门间协同意识,引导各区县(自治县)因地制宜特色化和互补性协同发展,避免同质竞争,搭建有利于“体育+”深度融合的智慧体育大平台。

(三)主要目标

到2027年,基本形成“政府统筹、多元参与、社会共建、全民共享”的共促机制;覆盖五大类项目群的四级四季户外运动赛事体系特色鲜明,以二十六项重点运动项目为基础,打造国际国内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活动36个以上(含至少20个具有自主IP的品牌赛事);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示范区体系稳步推进,建成市级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示范区5个;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体系快速发展,户外运动相关就业人口逐步增加,吸引国际国内来渝参加赛事人数持续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户外运动体系日趋成熟,建成各类公共户外运动营地或基地30个以上,推动经常性参加户外运动人口比例大幅提升。形成全方位、全季节、多项目、多人次的全域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建成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简称14526: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五大类、二十六项重点户外运动项目。)

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14526发展目标

一个机制:“政府统筹、多元参与、社会共建、全民共享”的户外运动共促机制。

四个体系:户外运动赛事活动体系、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示范区体系、户外运动产业体系、智慧化户外运动体系。

五大类:山域、水域、空域、林域、城域户外运动项目。

二十六项重点运动项目:登山、攀岩、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越野跑(山地越野和峡谷越野)、徒步、定向运动(山地定向运动、峡谷定向和城市定向)、龙舟、漂流、钓鱼、露营、低空跳伞、滑翔伞、蹦极、马拉松、轮滑、滑板、马术、滑雪、铁人三项、公开水域游泳、骑跑两项、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皮划艇、浆板、少数民族特色户外运动项目。

二、空间和项目布局

在原有“一地、四区、五带、六路”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细分为区域发展布局和项目分层布局。

(一)优化户外运动区域布局

根据重庆市“一区两群”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一圈两带差异布局,三江四屏特色发展,五大片区引领示范,百林百空贯穿全域”的区域布局。

(二)分类分层布局户外运动项目

依托山域、水域、林域、空域和城域五类户外运动项目,每类项目细分为重点发展项目、培育发展项目和探索发展项目三个层级定位,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二十六项重点发展、多项培育和探索发展项目。各区县(自治县)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布局项目。

重庆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户外运动项目分类分层布局

大类

中类

项目

定位

建议布局的区县

山域

高山

登山、攀岩、滑雪

重点

渝东南、渝西等拥有山地资源的区县(自治县)重点布局,其余区县根据区域资源也可设置。

器械攀登、滑草等

培育

岩降、天空跑等

探索

丘陵

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山地露营、骑跑两项、山地定向运动

重点

渝东南、渝西等拥有丘陵资源的区县(自治县)重点布局,其余区县根据区域资源也可设置。

山地骑马、山地自驾等

培育

探洞、越野滑雪等

探索

峡谷

峡谷越野、峡谷徒步、峡谷定向运动

重点

渝东南、渝西等拥有峡谷资源、沿江的区县(自治县)重点布局,其余区县根据区域资源也可设置。

攀绳、拾荒慢跑等

培育

峡谷探险等

探索

水域

水上

龙舟、漂流、皮划艇、浆板

重点

渝东北长江沿线、主城都市区沿江区域等重点布局,其余区县根据区域资源也可设置。

舟钓、溪降、滑水、摩托艇等

培育

冲浪等

探索

水下

公开水域游泳

重点

潜水等

培育

--

探索

水边

钓鱼、沙滩足球、沙滩排球

重点

露营等

培育

--

探索

林域

深林

越野跑

重点

结合重庆市级以上的85个森林公园(含生态公园)、26个湿地公园、31处森林体验养生康养基地、3700多家森林人家资源布局林域户外运动项目。

自驾等

培育

探险等

探索

林边

越野跑、定向越野、露营

重点

马术、自行车、自驾、拾荒慢跑等

培育

飞盘、高尔夫等

探索

空域

高空

--

重点

以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已有的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航空模型等航空运动基地或项目,重点打造巴南、大足雍溪、武隆白马山、梁平、云阳、万盛、渝北等区县(自治县)的航空体验基地。

热气球等

培育

翼装飞行等

探索

低空

低空跳伞、滑翔伞

重点

动力伞等

培育

翼装飞行等

探索

蹦极

重点

航空模型等

培育

滑索等

探索

城域

道路

马拉松、自行车、轮滑

重点

全域城市区域可结合城市区域资源特点,项目的群众基础、特色项目类型,选择开展城域的户外运动项目。

自驾等

培育

公路竞赛等

探索

场地

城市定向运动、马术、滑板、滑雪、攀岩

重点

高尔夫、小轮车、秋千、珍珠球、拓展训练、射箭等

培育

风洞跳伞、赛车等

探索

综合


铁人三项、骑跑两项、少数民族特色项目等

重点

在全域具备条件的区域布局综合类户外运动项目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供给

1.推动基础性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按照“十四五”规划以及空间项目布局加快推进各类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各区县(自治县)大力建设步道、骑行道、水上运动赛道等兼具承载大众健身休闲和专业赛事功能的基础性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停车、供水、供电、环卫、通信、标识、应急救援等配套设施。

重点推动仙女山体育综合训练基地、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赛事精品线路固化项目等一批登山、越野跑、极限运动等国际级或国家级训练或赛事基地建设,打造首选目的地地标性场地设施。打造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全民健身步道,促进武隆国家标准500公里登山步道、江北御临湖环湖路、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慢行步道、万盛金蝶湖健身步道、垫江三合湖湿地公园环湖健身步道、南川金山湖环湖步道、北碚滨江步道、綦江通惠老火车站片区健身步道等项目落地。加速建设蒲公英城市体育公园、云阳运动公园、大渡口双山体育公园、铜梁虎峰体育公园、九龙坡西彭体育公园、潼南卧佛镇滨河体育公园、黄水体育公园、渝中区全民健身中心、两江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群众身边的户外运动主题公园或全民健身中心。

2.着力打造特色户外运动场地设施

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山、水、空、林、城”特色资源,统筹开发一批以山地、水上、汽车自驾、低空飞行、森林越野等户外运动为主题的特色场地设施和线路。建设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基地、营地、微度假小镇、民宿或驿站。

推动渝东北、主城都市区等地区充分利用三峡库区、长江“黄金水道”和“一江两岸”等水系资源,建成一批赛艇、皮划艇、龙舟、滑水、摩托艇、漂流等特色运动场地设施,重点推动“汉丰湖”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建设。渝东南、渝西、渝东北等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山地资源、航空资源,建设一批登山、攀岩、极限运动、骑行、滑雪、滑翔伞、动力伞等山地和航空运动场地设施,重点推动金佛山越野滑雪场、南天湖滑雪场、彭水摩围山度假区亚高原体育运动公园、酉阳菖蒲花田山地运动基地(航空飞行营地)、奉节兴隆天坑游乐纪项目等项目建设。主城都市区利用地理位置、体育设施、赛事影响力、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综合集聚优势建设城域类户外运动项目场地设施,重点推动南岸广阳岛铁人三项基地、沙坪坝航模运动公园、江北五宝国际生态运动城等项目建设。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户外运动微度假小镇、户外运动主题民宿或驿站,重点推动酉阳桃花源滨河运动公园、巫山·摩天岭森林生态康养运动中心、南天湖山地运动中心、万盛青年汇巅峰乐园等项目建设完善。

3.创新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运营模式

推广“政府建设、企业运营”“政府和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建设运营”等投资模式,强化政府要素保障能力,保障企业市场化运营灵活度。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智慧化运营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户外运动营地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效率。力争在2027年前,各区县(自治县)户外运动基地智慧化程度达50%以上。

(二)增强户外运动赛事内容供给

1.不断完善户外运动赛事体系

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为定位,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建立重庆市四级(国际级、国家级、市级、区县级)、四季(春、夏、秋、冬)的特色户外运动赛事体系。进一步推动各区县(自治县)户外运动赛事活动从“一地一品”向“一地多品”转化提升,加速培育自主IP赛事活动,推进赛事活动量质齐升。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赛事,各区县(自治县)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力争各地至少培育1个户外运动赛事品牌。创办或引进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主题论坛、峰会等多样性活动,作为赛事举办间歇期的内容补充。

2.升级打造重点品牌赛事活动

根据重庆户外运动项目布局,提档升级现有重点赛事活动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品牌赛事。重点推动主城区、渝西地区举办“都市马拉松赛”,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举办山地马拉松、森林马拉松、田园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活动;推动主城区、渝西地区开展公路自行车赛,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开展山地自行车赛;推动渝东北、渝西等地区开展铁人三项赛;推动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开展龙舟赛;推动主城区开展攀岩、轮滑、滑板、小轮车、马术等赛事活动;推动沿长江、嘉陵江、乌江及具有滨湖水域的区县,开展公开水域游泳、钓鱼、漂流、浆板等赛事活动;推动仙女山、黑山谷、金佛山、黄水、红池坝、黄安坝、花坝等地开展冰雪及夏季滑草、登山等赛事活动;推动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举办滑翔伞、低空跳伞、蹦极等航空运动赛事活动;推动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区县开展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民俗特色赛事活动。

3.进一步普及群众身边的户外赛事活动

持续推广适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跑步、太极拳、健身气功、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网球、篮球、健身舞、骑行、游泳等普及性户外运动项目,满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定期开展户外运动大课堂和讲座,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的户外运动知识,引导和激发群众的户外运动意识。定期举办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群众性赛事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级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大众户外赛事活动,推动青少年学习掌握1-2项户外运动技能。

(三)打造高水平户外体育旅游示范区体系

1.推进特色化的户外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

推动构建市级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示范区体系,以高质量项目为载体,优化全域体育旅游·万盛示范区、武陵山区户外运动·武隆示范区、都市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示范区、现代时尚体育旅游·龙兴示范区等既有示范区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示范区提质升级。鼓励各区县(自治县)依照全市户外运动总体布局积极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级体育旅游线路、基地。

2.紧跟科技和时尚元素做好示范区项目内容创新

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鼓励引入或研发AR/VR等智能技术应用,打造沉浸式户外运动体验空间项目,实现户外运动场景感知化、运动体验数据化、运动展示互动化、运动社交情境化。鼓励示范区各户外基地或营地在夏季高温时期开发室内攀岩、滑冰、潜水、滑雪等室内培训和体验产品项目。鼓励各示范区依据区域少数民族户外运动特色,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户外运动观赏和体验产品。鼓励举办国际或国内高水平青少年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或冬夏令营,以赛事活动为载体打造国际青少年户外运动教育和赛事基地或营地。

(四)完善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1.推进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与国际级和国家级户外运动行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在渝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等开设户外运动相关专业或课程,加大户外运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支持开展户外运动科学研究,为各类户外运动赛事和基地提供运动训练、运动康复等服务,择优选择2-3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重庆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和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户外运动相关工作。

2.提升户外赛事组织管理水平

依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做好赛事活动申办、组织、服务、监管等工作,营造公平公正的户外运动竞赛组织环境。支持社会力量办赛,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投资、捐赠等方式依法引进、举办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加强赛前、赛中、赛后服务与监管,建立赛事活动“熔断”机制。推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助力的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救援队伍体系,发展社会应急力量,引导和支持各区县(自治县)组建常态化户外运动救援志愿者队伍。

(五)升级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产业体系

1.打造高质量的户外运动产业链

升级户外运动服务业态,完善以户外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核心,户外教育与培训、户外节庆与会展、体育旅游等业态共同发展的户外运动服务业发展体系。加强户外运动基础性、公益性服务供给,推动户外运动服务业向数字化、品质化、低碳化发展。依托重庆打造“智造重镇”的契机,鼓励部分区县(自治县)在原有制造业的基础上,向有科技含量的户外运动制造业拓展。打造自有户外运动产品品牌,推动部分户外运动用品、装备和设备本地化生产。优化夜间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参赛和观赛配套服务,打造露营嘉年华、爱好者狂欢夜、赛事+音乐节等时尚前沿的夜间户外运动赛事消费模式。

2.促进户外运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以“旅游目的地+户外运动赛事”为载体,将登、跑、驾、骑、游、划、飞等户外元素与吃、住、购、娱、商、养、会等文旅元素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市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线路,新建或改建一批市级体育旅游综合体、户外运动营地,助力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推动户外运动与卫生、健康、养老等融合,推动将徒步、太极拳、钓鱼等“慢户外”运动项目与最美的养生峡谷黑山谷、道家养生圣地缙云山、富硒养生胜地四面山、中国森林氧吧仙女山等建设相结合,鼓励打造特色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户外运动+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以徒步、骑行、汽车自驾等运动打造户外运动乡村驿站和民宿,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六)加强首选目的地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1.构建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传播矩阵

围绕“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品牌,以顶级赛事为传播龙头,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融媒体等平台进行整体营销传播,持续强化“首选”形象。鼓励户外运动达人或户外运动爱好者制作短视频、纪录片等作品讲好有代表性的“渝户外故事”,进一步扩大重庆户外运动的全球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具有巴蜀特色各类民族、民间和民俗的户外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打造以户外运动为主题的广场、展会、博物馆。

2.促进户外运动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加强与全国各地户外运动组织的交流,鼓励国内外户外运动组织在渝设立分支机构或驿站,打造全国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第二故乡”。立足西南,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在户外运动中的交流,共同打造户外运动品牌赛事。鼓励户外运动主体积极对接国外优质户外项目,引导重庆户外品牌走出国门,支持户外运动项目申报国际奖项,建立常态化、便捷化的户外运动国际沟通交流机制。

四、保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政府在户外运动发展中的引领统筹、政策扶持、资源对接、信息公开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体育部门与发改、财政、经信、教育、城乡建设、公安、人力社保、规划、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联动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实施动态组织管理,引导组织各地策划、布局户外运动发展重点项目。

(二)配套政策支持

切实落实国家和重庆市支持体育发展的各类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荒山、荒沟等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土地建设户外运动项目设备设施。加大区县户外运动项目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专项资金保障

鼓励区县设立户外运动专项资金支持目的地打造。鼓励区县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抓好户外项目设施建设、筹集赛事资金、包装和推介赛事活动,支持户外运动发展。加强协作和对外交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户外基地建设,强化户外品牌赛事市场开发。


附件:1.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赛事计划表

      2.打造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区计划表

      3.名词解释


附件1


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赛事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举办地点

1

重庆马拉松

南岸区、巴南区

2

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

九龙坡区

3

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武隆)

武隆区

4

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重庆奉节站)暨年度总决赛

奉节县

5

中国山马越野赛重庆·黔江站

黔江区

6

中华龙舟大赛(合川站)

合川区

7

全国徒步大会

武隆区

8

全国桨板锦标赛

开州区

9

重庆市龙舟公开赛

相关区县

10

重庆市冰雪运动季

相关区县

11

重庆迎新登高活动

相关区县

12

重庆市公开水域游泳比赛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3

重庆市飞盘邀请赛

江北区

14

全国定向锦标赛

大足区

15

全国航海模型公开赛(川渝站)

沙坪坝区

16

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

南岸区

17

重庆半程马拉松

巴南区

18

重庆璧山马拉松

璧山区

19

重庆铁山坪森林半程马拉松

江北区

20

重庆垫江牡丹马拉松

垫江县

21

重庆永川马拉松

永川区

22

重庆开州汉丰湖马拉松

开州区

23

重庆大足环龙水湖半程马拉松

大足区

24

长江三峡马拉松(重庆·忠县)

忠县

25

重庆铜梁龙马拉松

铜梁区

26

重庆梁平田园半程马拉松

梁平区

27

重庆市马拉松接力赛

九龙坡区

28

“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半程马拉松

奉节县

29

重庆长嘉汇半程马拉松

南岸区

30

重庆潼南涪江半程马拉松

潼南区

31

重庆长寿湖半程马拉松

长寿区

32

三峡橘乡·田园马拉松

忠县

33

重庆金佛山半程马拉松

南川区

34

重庆·荣昌马拉松

荣昌区

35

重庆江津东方爱情半马拉松

江津区

36

合川钓鱼城半程马拉松

合川区

37

重庆北碚嘉陵江小三峡马拉松

北碚区

38

重庆黔江跑客节

黔江区

39

长江三峡(巫山)越野赛

巫山县

40

巫山五里坡大峡谷户外运动挑战赛

巫山县

41

中国武隆国际百公里山地越野赛

武隆区

42

重庆老瀛山户外挑战赛

綦江区

43

重庆横山骑跑两项赛

綦江区

44

“寻迹九龙”重庆市全民越野挑战赛

九龙坡区

45

“和谐奥体·悦动九龙”第六届奥体夜跑活动

九龙坡区

46

中国健身名山暨金佛山登山赛

南川区

47

重庆市钓鱼城登山邀请赛

合川区

48

重庆佛图古关全民健身登山大赛

渝中区

49

重庆·城口陕渝之巅自行车爬坡挑战赛

城口县

50

重庆红池坝山地自行车赛

巫溪县

51

重庆二圣天坪山地自行车赛

巴南区

52

重庆城市智跑定向赛

大渡口区

53

重庆长寿湖龙舟赛

长寿区

54

重庆广阳岛铁人三项赛

南岸区

55

“万里长江·天生云阳”山水铁人多项赛

云阳县

56

重庆长寿湖铁人三项赛

长寿区

57

重庆荣昌铁人三项联赛

荣昌区

58

重庆垫江铁人三项赛

垫江县

59

重庆市校园铁人三项赛

江北区

60

重庆芙蓉江龙舟赛

武隆区

61

重庆市龙舟公开赛

涪陵区

62

重庆广阳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

南岸区

63

重庆万州横渡长江系列赛

万州区

64

重庆万盛关坝凉风村钓鱼比赛

万盛经开区

65

重庆开州汉丰湖城市钓鱼对抗赛

开州区

66

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重庆云阳站)

云阳县

67

重庆云阳沙滩足球邀请赛

云阳县

68

中国沙滩飞盘公开赛

云阳县

69

中国·彭水阿依河国际漂流赛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70

重庆市公开水域冬泳活动

渝北区

71

江北明月湖桨板·皮划艇大赛

江北区

72

万州皮划艇长江马拉松公开赛

万州区

73

重庆市桨板公开赛

垫江县

74

重庆·彭水桨板公开赛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75

中国摩托艇联赛重庆彭水大奖赛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76

重庆四面山生态五项挑战赛

江津区

77

重庆市滑雪挑战赛

丰都县

78

川渝汽车越野场地赛(重庆潼南站)

潼南区

79

滑翔伞定点赛

云阳县

80

高尔夫·中国巡回赛(重庆站)

两江新区

81

重庆铁山坪城市山径赛

江北区


附件2


打造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区计划表


序号

示范区名称

基地重点建设内容

部分重点赛事项目

1

全域体育旅游·万盛示范区

重点推动黑山旅游度假区登山步道、石林镇白花—奥陶纪环线健身步道、万盛宝鼎山体育公园、石林镇星台体育公园、万盛黑山八角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万盛十大旅游精品路线”和“万盛十大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体育旅游产品服务供给。

办好万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龙鳞石海定向赛、关坝凉风国际钓鱼比赛、国家级定向测向比赛等赛事活动。

2

武陵山区户外运动·武隆示范区

重点推动仙女山体育综合训练基地、武隆体育公园、仙女山冰雪项目、500公里国家标准登山步道、沧沟山地户外运动小镇、芙蓉湖铁人三项训练基地、桐梓山户外运动基地及户外运动旅游精品线路等项目。

办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百公里越野赛、马拉松、龙舟赛、皮划艇赛、浆板、摩托车耐力赛等赛事活动。

3

都市体育旅游示范区

重点推动渝中区全民健身中心、两江全民健身中心、沙滨全民健身中心、九龙半岛体育公园、陈家桥体育公园、大渡口双山体育公园、北碚橙香体育文化公园、沙坪坝融汇体育中心、南岸炮台山步道、南岸区苦竹溪三期步道、广阳大道绿地空间步道、北碚滨江步道、江北区运动大道、江北区御临湖环湖路、沙坪坝开放水域潜水基地、蒲公英酷玩成长营地、大渡口金鳌山乡骑行步道、李雪芮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等基地和项目建设。

办好重庆马拉松、重庆半程马拉松、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重庆长嘉汇半程马拉松、重庆铁山坪森林半程马拉松、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暨全国U系列赛、中国铁人三项赛·重庆站、江北明月湖桨板.皮划艇大赛、重庆.五宝自行车挑战赛、全国航海模型公开赛(川渝站)、重庆市全民越野挑战赛、重庆广阳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重庆广阳岛铁人三项赛、斯巴达勇士赛、重庆市中央公园全民跑步季活动、重庆巴南二圣天坪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

4

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示范区

着力打造以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养生休憩为一体的“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户外运动休闲基地,重点推动汉丰湖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中国(云阳)滑翔运动基地、万州天仙湖水上运动基地、红花地水上运动基地、龙缸5A景区户外运动基地、云阳清水湖钓鱼运动基地、奉节县青龙镇大窝景区海豚湾户外营地、巫山神女峰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和完善。

办好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重庆奉节站)、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重庆云阳站)、全国桨板锦标赛、长江三峡(巫山)越野赛、重庆万州横渡长江系列赛(游泳、皮划艇、浆板)、巫山五里坡大峡谷户外运动挑战赛、开州汉丰湖马拉松、“万达开云”公开水域游泳比赛、重庆云阳山水铁人多项赛、汉丰湖龙舟公开赛等赛事活动。

5

现代时尚体育旅游·龙兴示范区

重点围绕龙兴足球场、际华园等标志性场地设施,推进两江全民健身中心、YUE Sports重庆国博青少年体育中心、龙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完善风洞跳伞、室内冲浪、攀岩、洞穴探险、空中滑索、室内滑雪等极限运动基地和项目建设。

培育全国高尔夫球锦标赛、亚洲及大洋洲室内跳伞锦标赛、全国室内跳伞锦标赛、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举办大众滑雪系列赛、成渝足球交流赛、速度轮滑公开赛等赛事活动。


附件3


名词解释


1.一圈:指重庆都市圈,重点布局都市类户外运动项目。

2.两带:指以万开云(万州、开州和云阳)为支点的渝东北城镇群滨水运动发展特色带;以黔江和武隆为支点的渝东南城镇群喀斯特山地运动发展特色带。

3.三江:指依托长江、嘉陵江和乌江的沿江特色资源,布局水上户外运动特色项目。

4.四屏:指依托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组成的特色生态屏障,发展山地生态户外运动项目。

5.百林:指依托区域内100家森林公园(含生态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森林户外运动项目。

6.百空:指依托已有航空基地布局200公里航空体育飞行圈。

7.户外运动微度假:指以本地及周边地为中心,基于户外运动兴趣爱好和体验,在周末或假日进行短期休闲度假。

8.户外运动微度假小镇:提供户外运动微度假的空间载体和活动内容集聚体,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户外运动活动体验、户外运动教育、商业购物、家庭主题聚会、农事体验等多项服务,旨在打造人与自然亲密交互的休闲生活方式和商业空间便利,用不远的距离,不多的时间,不大的消耗,让身体精神得到休闲和放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